淇澳同輝政策研究室出品丨《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政策解讀
淇澳同輝政策研究室原創出品
轉發請注明出處
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國內市場由“大”向“強”進行轉變,筑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作出部署。淇澳同輝政策研究室將居于建筑業維度對《意見》進行解讀分析。
一、《意見》為什么現在發布
我國宏觀政策有一個特點:所有的政策都必須是一脈相承、有先兆的,越是重大的政策,越不可能突然冒出來。只有這樣,政策本身的正確性和穩定性才能得到保障。經濟學家何帆把這叫做「政策連續性定理」。經過淇澳同輝政策研究室對《意見》相關主要政策脈絡進行梳理分析(見下圖),《意見》發布的主要因素有三點:大市場已基本形成、強市場已奠定基礎、國際經濟環境波動。
《意見》政策脈絡圖
1、”大市場”已基本形成
通過政策脈絡圖可知: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國家首次提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201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地方立法權擴至282個設區市,發揮地方政府及企業的主觀能動性,極大推動市場經濟。至此經過8年高速經濟發展,我國市場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大市場已基本形成。
2、“強市場”已奠定基礎
2020年5月,全國兩會首次提出“雙循環”及“大循環”,為強市場的建設奠定基調;同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一2022年)》,提出“硬實力暢通大循環、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從國企開始試點由“大”向“強”轉變;2021年6月,住建部頒布《關于做好建筑業“證照分離”改革銜接有關工作的通知》取消60項相關資質,刺激建筑業企業競爭,促進建筑業“強市場”建設。由此可見,國家為建設“強市場”布局多年,已奠定政策及實施基礎。
3、國際經濟環境巨變
自2008年美國次債危機爆發后,全球經濟事實上已經進入下行通道,而新冠肺炎又讓艱難爬行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而經濟危機必然引發政治危機;今年的俄烏沖突導致能源、稀有金屬、原材料和糧食等價格急劇波動,全球經濟貿易形勢非常嚴峻,去全球化浪潮和通貨緊縮已經讓外貿這駕馬車失去重心,而國內龐大的制造能力需要尋找穩定的泄洪口,在此國際經濟環境背景下,我國處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階段,不得不提速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意見》應勢而出。
二、《意見》發布的目的是什么
1、由大向強
當前提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但突出一個“大”字,關鍵更在一個“強”字。大市場是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石,是參與全球經濟角逐的資格入場券;強市場是國內經濟高速健康發展的必要舉措,更是在全球經濟競爭中擁有話語權的核心競爭力,避免類似“光刻機技術”等事件的發生。
2、抵御外部不確定性
通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激發和培育國內市場潛力,以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及國內市場的體量來應對未來復雜的國際競爭,為我國以自身最大的確定性來抵御外部不確定性提供很好支撐。
三、《意見》對建筑業帶來的影響
下面,淇澳同輝政策研究室就建筑業維度對《意見》部分章節進行解讀分析。
1、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
在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章節中提到“建立全國一張清單,嚴禁各地區各部門自行發布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此舉措是收回地方部分權利的表現之一,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建筑業現有的地方保護壁壘,同時也增加了項目競爭壓力。
2、推進市場高標準聯通
建設現代流通網絡。影響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就是運輸便利性及運輸成本,現代流通網絡的建立對于建筑業而言,極大地促進裝配式項目發展。完善市場信息交互渠道。工程咨詢行業不但屬于智商密集型行業,也屬于信息密集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信息廣度和深度都有較高要求,而信息差也是咨詢行業得以牟利的關鍵之一。信息交互渠道的完善將對咨詢企業的專業能力要求進一步提升。推動交易平臺優化升級。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建設,將推進建筑業某些政府采購項目逐步變成類似于醫保統一集中采購模式。
3、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
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敖y籌增量建設用地與存量建設用地,實行統一規劃,強化統一管理”削弱了地方政府對于土地要素資源的權利;然而,建筑業作為地方政府GDP主要來源之一,其中土地更是主要構成,為保障地方經濟發展,可預見百億級大型工程項目將逐漸增加。
4、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
健全商品質量體系。近年來,智能審圖、自動清標等數字化檢驗檢測多次在地方政府文件及十四五規劃中提及;本次《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業務”,檢驗檢測業務數字化將成為建筑業科技企業重點突破及發展的方向之一。完善標準和計量體系。建筑業相關標準體系繁多,包括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政府標準及國家標準等,各標準和計量體系之間難以做到統一。標準體系的整合精簡及計量體系的完善,將促進整個工程行業規范化發展,助力業務實施有據可依。全面提升消費服務質量?!皣@住房....等重點民生領域,推動形成公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項清單”是國家釋放出進一步加強運維管理的訊號;建筑業運維階段管理咨詢及應用實施服務,在中長期將是主要廝殺戰場之一。其中早已在運維布局的大型企業近日來紛紛迅速加大擴張節奏,如萬達集團在4月初前后已經連續和鑫苑集團、建業集團等企業在商業管理、資產管理等商業項目運維領域全面合作。
5、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
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分別從監管規則、監管執法及監管能力三個維度進行實施。監管規則中,直接點名“工程建設領域統一公正監管,依紀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違紀行為”,通過嚴懲措施增加建筑業企業風險成本,進而促進建筑業企業服務質量提升;監督執法中,減少了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權,以保障市場監管公平,部分建筑業企業在承攬項目前需更多考慮自身的專業能力;監管能力中提到“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智慧監管”,強調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監管能力的高效性及公平性,減少某些破壞市場公平的鉆空子行為,迎來了工程領域監管信息化類業務風口,同樣是工程領域科技企業重點突破及發展的方向之一。
6、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干預行為
文件中再次強調了傳統壟斷行業的反壟斷,其中“數據、算法、技術手段等方式排除、限制競爭”為建筑業科技企業在傳統BAT巨頭的夾縫中創造了良性生存空間。文件中同時指出破除地方保護及區域壁壘,“全面清理歧視外資企業和外地企業,實行地方保護的各類優惠政策”,創造生存空間的同時也將迎來更加劇烈的競爭壓力。如華為于3月30日成立十大軍團(電力數字化軍團、政務一網通軍團、機場與軌道軍團等)全部都指向了國內市場和各個細分產業;可預見在數字化浪潮中我們不僅面領著同行業競爭,還有更多的企業已經開始在工程領域數字化布局,跨界打劫已成為常態?!罢袠送稑巳鞒屉娮踊奔啊巴苿觾炠|評標專家等資源跨地區跨行業共享”讓采購行為更加透明公正,“控標”即將成為過去。這種局勢下,建筑業企業積累的專業知識或人員的專業能力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四、大勢之下,地方政府、央企/國企、民營企業何去何從
基于以上解讀,全國統一大市場服務對象基本可以確定為外資和央企/國企,通過削弱地方政府自主權釋放市場潛力,通過市場力量抵御外部的不確定性沖擊。而地方企業和民企就是跟隨這個方向,圍繞央企/國企構筑生態圈。
1、地方政府
現行經濟形勢下,地方政府有兩個基本原則需要重視:不能提高地方政府負債率,保持GDP穩定增長。結合《意見》指導思想也許會有以下舉措:項目模式:EPC、PPP、EPC+F、EPC+O等由市場力量(以央企/國企及其生態圈為代表)來承受市場風險的項目模式或被地方政府所青睞。同時,為提升央企/國企積極參與程度,多個關聯性小項目打捆、大型項目甚至是百億級項目或許是地方政府策劃項目的主要方式。發展方向: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網絡(能源、信息、水利、道路等)及數字化可能是地方政府重點投資方向。鄉村振興涉及民生和糧食安全問題,可見其重要性;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是大市場的基礎骨架,國家必然不會讓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數字化是保障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等職能高效、公平、透明的必要手段,“數字中國”更是國家戰略方向。
2、央企/國企
規?;l展。規?;饕w現在全國范圍、全產業鏈這兩個維度。全國范圍:地方壁壘的破除為央企/國企創造了絕佳的跨地區、跨行業發展機會;應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分支機構的資源優勢,形成統一合力,緊盯國家及地方重點項目,發揮集團主導性對重點項目進行把控。全產業鏈:在自身行業領域形成全產業鏈服務能力。通過綁定同行業內不同領域的央企/國企,合作、挖掘或扶持在某垂直細分領域突出的民營企業,形成以民營企業為“衛星”,央企/國企為“中心”的全產業鏈生態圈。數字化發展。企業要想長遠發展,一定要順應大勢。雷軍有句名言“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目前這個風口就是數字經濟。對于央企/國企而言即數字化轉型,有兩大方向:一是通過成立或收購科技公司,發揮自身生態圈資源優勢,結合傳統項目,緊跟國家數字化政策引導方向,在自身擅長的垂直細分領域開拓數字化業務;二是企業運用信息化技術,改變傳統業務流程、管理流程及組織架構等,實現降本增效,充分建設自身核心競爭力。
3、民營企業
在全國統一大市場背景下,民營企業一定是“強者恒強,弱者恒弱”,二八定律效應更為突出。在快節奏的經濟環境下,民營企業同樣適用于互聯網行業的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緊緊圍繞央企/國企,成為他們生態圈中的一部分。專注:專注于企業自身的專業領域,讓專業能力成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建筑業民營企業或中小型企業,想自身構建全產業鏈也許充滿困難,但專業能力可以讓我們成為大型央企/國企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節。極致:通過極致的服務,創造不可思議的客戶體驗,與客戶之間“長長久久”。那極致服務的標準是什么?已經有同行正在做的服務,那就不是服務,是義務;同行都沒有做的,那才算是服務??诒阂郧笆蔷葡悴慌孪镒由?,現在這個時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營銷企業、包裝項目及打造產品非常重要。參加行業大型博覽會、參與大型項目、榮獲具有影響力的賽事獎項以及極致服務等都是我們創造“口碑”的絕佳機會??欤航ㄖI本身信息化程度極低,僅比農業高;建筑業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信息技術一直保持著迅猛發展?!翱焖俜磻?、快速改變、快速適應”是時代對建筑業企業提出的基本要求。畢竟時代車輪加速滾滾向前,一個舊的時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落幕,前進得不夠快,我們都將成為“過去的血淚史”。
五、總 結
總之,大市場對于國內而言,就是政府搭臺(統一標準統一監管維持公平)國企建設骨架,讓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這個寬廣的空間大放光彩!